大武夷新聞網訊 建窯瓷器精品展、近百種文創產品發布、建盞大師現場拉胚展示、傳承人作品建盞大型交易會……5月18日為“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與文化景觀”。當日,南平市博物館圍繞主題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將這個博物館的節日打造成收藏愛好者互相交流、市民近距離接觸建盞的平臺。
   “一次性可以看到這么多建盞作品,太過癮了!”昨日,在市博物館一樓展廳里,很多觀眾一進展廳就發出了驚嘆。這里舉辦的“閩北記憶——建窯瓷器精品展”,向廣大市民展示了一百多件建窯窯系中建陽水吉窯、武夷山遇林亭窯、延平茶洋精品瓷器以及現代建窯傳承人燒制的陶瓷作品。據市博物館館長王世亮介紹,本次建窯瓷器精品展是博物館開館以來,展品質量和級別最高的一次主題展。
    現場,建窯建盞燒制、制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孫建興向市博物館捐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孫建興建窯建盞藝術成就郵票卡紀念珍藏冊》,并進行現場建盞拉胚展示,引來觀眾紛紛圍觀。來自南平市收藏家協會的吳先生表示,能夠親眼見識到孫建興現場制作,是一件很榮幸的事。
    活動當天,南平市博物館還舉行了收藏品捐贈儀式,陸金喜、黃文勇、陳平等48位收藏家向市博物館捐贈了215件收藏品。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收藏品多為宋、明時期的民間生活器皿,由本地窯口燒制,具有閩北地方特色。這些物品可為研究閩北、探尋宋代閩北先民的生產生活提供珍貴的實物資料。據了解,這是迄今為止南平市博物館文物捐獻活動參與人數最多、捐贈量最大的一次。
    在215件收藏品中,有一件金油滴建盞作品格外引人矚目。這件收藏品與著名建窯建盞工藝美術大師黃美金去年捐贈的金油滴建盞擺放在同一展臺,這兩件建盞在燈光下映射出燦爛的光芒。據介紹,這件作品由黃美金大師的兒子黃文勇捐贈。對此,黃美金表示,展示臺里一大一小的金油滴建盞,象征著金油滴制作工藝的傳承過程。作為恢復了曾失傳數百年的金油滴制作工藝之人,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有義務將其捐贈給家鄉的博物館,讓家鄉人都能目睹金油滴建盞的風采。(陳冰倩)